农村小学生数学审题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 丁希宝
一、习惯培养的理论依据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徐振维老师也认为“学习习惯对于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数学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都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细致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从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教师只是注重对知识的教与学,忽视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达成学生培养目标层面上,要重视学生这一习惯的培养。
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能促使学生其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生活品质。
二、教师的教学体验
作为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次作业或是检测之前,老师总会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审清题再做。”可在作业本上,阅卷中还是会发现严重的不审题或审错题的现象。往往这时,老师会十分气愤。但如果静下心来想一想,在教学中我们是怎样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的呢?
还有,我们老师在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课堂作业完成较好, 但家庭作业错误率高。调查发现,80%是由于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而且学生不把“马虎”当作大错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小学生学习数学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策略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