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膳食
第四章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第一节 合理营养第二节 平衡膳食第三节 大学生饮食健康状况
第一节 合理营养
适合各种情况(年龄、性别、生理条件、劳动负荷、健康状态等)的食物、营养素供给量和配比。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合理营养的原则
1、能量供需平衡
长期过量供给能量,会使体内脂肪堆积,体重增加,从而给心、肺等器官增加负担,出现与肥胖有关的疾病。长期能量供给过少,身体会逐渐消瘦,抑制生长育, 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工作效率。人的膳食中,三种产热营养素的组成比例要合理。一般,成年人日需能量的60%-70%由糖类供给,18%-25%由脂肪供给,10%-15%由蛋白质供给。
2、各类营养素的比例、种类要合理
⑴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1/3以上。既有动物性食物,也要有大豆及豆制品; ⑵适当选择粮食类。粮豆混食、荤素搭配会明显提高膳食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⑶脂肪供给要充分,构成要合理。既要有动物性脂肪,也要有植物性脂肪,含量以1:1.5为宜;
⑷糖类的供给比例要合理。一般每日400-500g,其中绝大部分由粮食中的淀粉提供,少部分由单糖、 双糖及膳食纤维供给。
⑸维生素种类要齐全,比例要适当。一般水溶性维生素易流失,供给量宜多,脂溶性维生素供给量不宜过多。
⑹无机盐种类要齐全,数量要适当。在补充锌、碘、钙、硒等微量元素时,一定要根据人体的具体情况确定用量,否则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3、成酸性食物与成碱性食比例要合理,以达到酸碱平衡。
人体内环境呈弱碱性,保持PH在7.35-7.45之间。低于7.35或高于7.45时就易发生中毒,影响人体的健康。
一般食中的大米、白面和副食中的肉、禽、鱼、贝、虾、蛋、花生等含非金属元素
磷、硫等较多,在人体内经代谢生成酸性物,使体液相对呈弱酸性,是成酸性食物。 鸡肉>猪肉>牛肉>鱼肉>蛋>糙米>大麦>蚕豆>面粉。
4、原料选择要多样,食物组合要合理。
粗精原料要合理搭配; 动物性与植物性原料要合理搭配。
5、烹调方法要科学
烹饪中减少营养素损失的措施有:
合理选料,果蔬应尽量按需求现用现购,动物性原料应完整;
原料表面保护膜应无破损,可防止微生物侵入,避免原料变质;
清洗必须用净水认真洗;
原料应洗涤后再切配,以减少水溶性维生素流失;
原料切块要稍大,现切现烹,现做现吃,以保护维生素少受氧化而损失;
采用沸水焯料,能减轻原料色泽的改变,减少维生素损失;
适当加醋能保护维生素少受氧化;
如肉片、鱼块等先用淀粉或鸡蛋上浆挂糊就可在表面形成保护外壳,使原料中的水
分和营养不大量溢出,避免营养更多地被氧化,并且消化吸收;
旺火急炒可降低原料中营养素的损失;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第四章 平衡膳食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