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高考最牛化学资料吐血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8-10-23 本文由萌比小欧巴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前面的话:从常见的化学原理,化学定理着手。基本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化学方程式整理!熟悉元素的性质与基本概念的运用!牢记特殊的现象与物质。化学在于记忆与应用相结合才能游刃有余于考场!平时自己应多归纳整理,思考每一题的考点。牢记特殊题型!

基本的定律与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阿佛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 每有“三同”,必有第四同,此定律又叫“四同定律”

阿佛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不同气体,质量比等于分子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密度 同温同压不同体积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同温同压同质量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比的反比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或压强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外界条件改变对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所改变的条件 增大反应物浓度 升高温度 增大压强 加催化剂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个原子里,没有运动状态四个方面完全相同的电子存在

电子层(层) 电子亚层(形)

反应速度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化学平衡 向生成方向移动 向吸热方向移动 向气体分子数目减少的方向移动 不移动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方面 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伸) 电子的自旋(旋)

能量最低原理在核外电子的排布中,通常状况下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这些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

洪特规则在同一电子层的某个电子亚层中的各个轨道上,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样排布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基本规律

四种晶体比较表

构成晶体的微粒 微粒间相互作用 典型实例 离子晶体 阴、阳离子 离子键 NaCl、CsCl SiO2、SiC 机物、惰气 原子晶体 原子 共价键 金刚石、Si、分子晶体 分子 子 范德华力 干冰、氢气、有钠、镁、铝、铁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熔沸点 物 导电性 理 性 质 导热性 机械加工性 硬度 熔点较高、沸点高 固态不导电,熔化或熔沸点高 差 熔沸点低 差 不良 同上 较小 一般较高、部分低 良好 良好 同上 一般较高部分低 溶于水导电 不良 同上 较硬而脆 不良 同上 高硬度 ※注:离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离子键,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了共价键,分子晶体熔化时只消弱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化学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H2O, HF, NH3使熔沸点升高! 物质熔沸点规律

不同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较复杂)

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单晶硅 离子晶体:组成相似的离子晶体,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如:NaCl>KCl

2、同种晶体金属晶体:金属键越强(半径小、价电子多),熔沸点越高 如:Na<Mg<Al

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如:F2<Cl2<Br2<I2

在比较不同晶体的熔沸点时,有时需借助常识或记忆有关数据 例:熔点 Na>CH3COOH>H2O 易混:金属熔点不一定比非金属高。例如Hg和干冰。有阴离子不一定有阳离子。金属有自由电子但是无阳离子。有阳离子一定有阴离子。化合物中有阴离子一定有阳离子。记忆常见物质的键角。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常温下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用电化学的方法

注意: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诸如Cu与Zn:金属性Cu>Zn,而金属

活动性Zn>Cu。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同周期中,由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与H2化合的条件 越易化合,非金属性越强

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越易置换,非金属性越强

 ?    其它 例:2Cu+S Cu2S Cu+Cl2   点燃 CuCl2 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强弱的判定依据

1,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是否加热,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种还原剂(或不同的还原剂与同种氧化剂)的反应可依据以上条件来判断。

催化剂例如,由 2H2SO3+O2=2H2SO4 (快) 2Na2SO3+O2=2Na2SO4(慢) 2SO2+O2 2SO3 ?可知还原性:H2SO3>Na2SO3>SO2 2、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定:

如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较剧烈)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较微弱) 可知氧化性:浓HNO3>稀HNO3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传递关系来判断: 氧化剂氧化能力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能力;

简记作:“左”>“右”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能力。

※一般来说,判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时不能简单地看氧化剂被还原成的价态高低,应看氧化剂氧化其它物质的能力。

比如 硝酸越稀,其氧化性越弱,跟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化合价降得越多。KMnO4溶液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跟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化合价降得越多

Na2SO3+KMnO4(H+)→无色的Mn2+ Na2SO3+KMnO4(H2O)→褐色的MnO2

-?Na2SO3+KMnO4(OH)→绿色的MnO 242?2----- 2+

氧化性:F2>Cl2>Br2>I2>SO2>S 还原性:S>SO 3 >I>Fe>Br>Cl>F关于NO2和N2O4平衡移动的讨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高中高考最牛化学资料吐血整理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高中高考最牛化学资料吐血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8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