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高考最牛化学资料吐血整理(10)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8-10-23 本文由萌比小欧巴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①有关酸碱溶液稀释后pH的计算

+-

a、酸稀释后,先求稀释后c(H),再求pH;碱稀释后,先求稀释后c(OH),根据Kw=

+-+

c(H) ·c(OH),求出c(H),最后再求pH。

a+-

b、一定浓度的强酸或强碱溶液用水稀释10倍体积,溶液中c(H) 或c(OH)也被稀释到同样倍数,浓度变

a

为原来的1/10,则溶液的pH将增大或减小a个单位。

a+

c、一定浓度的弱酸或弱碱用水稀释10倍体积,由于电离程度增大,使得c(H) 或

-a

c(OH)减小的不到1/10,因此pH增大或减小不到a个单位。

d、稀酸、稀碱无限稀释后,因水的电离已是影响pH的主要因素,因此pH接近于7。即稀酸无限稀释后,pH不可能大于7,弱碱无限稀释后pH不可能小于7。

②有关酸碱混合pH的计算

a、 两种强酸混合,先计算混合后c(H),再计算pH。混合后

c(H+)=c1(H+)·V1+c2(H+)·V2V1+V2-

b、 两种强碱混合,先计算混合后c(OH),然后计算c(H),最后计算pH。混合后

c(OH-)=c1(OH-)·V1+c2(OH-)·V2V1+V2+

pH=—lg c(H)。

c、 强酸、强碱混合后,要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因此需判断后再计算

+-

若n (H)=n(OH),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pH=7;

+-+

若n (H)>n(OH),则酸过量,先求反应后溶液中c(H),再计算pH,此时pH<7

+--+

若n (H)<n(OH),则碱过量,先求反应后溶液中c(OH),再求出c(H),然后计算pH,此时pH>7 原电池、电解原理及应用

原电池 (1)正负极的判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电子流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电子流入)

(2)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凡参加反应的离子,阳离子--正极 阴离子--负极 (3)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注意电解质是否参加两个电极的电极反应 电解原理

(1)判断阴阳两极的产物—关键:放电顺序

惰性电极电解时 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Ag+>Hg2+>Fe3+>Cu2+>(H+)>Fe2+>Zn2+;

阴离子在阳极放电:S2->I->Br->Cl->(F-、NO3-、SO42-等

金属电极电解时—阳极溶解,阴极保护. (2)阴阳两极得失电子相等(计算)

(3)补充由阴阳两所得产物构成的化合物可使电解质溶液还原.如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若补充CuO可使电解质溶液还原,则电解产物为Cu和O2;补充Cu(OH)2可使电解质溶液还原,则电解产物为Cu 、H2 、O2(即CuSO4电解完后还电解了水H2O

(4)中学化学中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有三种. 阳极:O2 、 Cl2 阴极:H2 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三查” 1.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l)、气(g) 2.检查△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注意△H的“+”与“-”,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 3.检查△H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 注意:?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若反应在298K和1.013×105Pa条件下进行,可不予注明;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常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

?△H与化学计量系数有关,注意不要弄错。方程式与△H应用分号隔开,一定要写明“+”、“-”数值和单位。计量系数以“mol”为单位,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一定要区别比较“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概念的异同。 浓硫酸“五性”

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难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浓硝酸“四性”

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KWc(H+)=c(OH-)1.Cl的电子式为: Cl -

O H 2.-OH: O H OH-电子式:

2+ 3.Na2S + 2– MgCl2

Cl MgCl NaS Na+

CaC2、 Na2O2 H 2– + 2– + 2+ 2– O H NaH N O CaH C C NaS

Cl H H 4. H N NH4Cl (NH4)2S H

H H N H

H

5.

CO2

写结构式

O C O

共用电子对代共价键

O C O

补孤电子对

O C O

结构式 电子式 6.MgCl2形成过程: + Mg +

Cl Cl

Cl Mg2+ Cl

等效平衡的分类 (1)定温(T)、定容(V)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Ⅰ类: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定T、V条件下,只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Ⅱ类:在定T、V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① 2 4 0 2a ② 1 0.5a 0 0.5 ③ m g(g≥2m) 2(g-2m) (g-m)?a (2)定T、P下的等效平衡(例4: 与例3的相似。如将反应换成合成氨反应)

Ⅲ类:在T、P相同的条件下,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元素的一些特殊性质

1.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Ge。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 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⑦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⑨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 2.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 ④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 ;最轻的金属单质的元素:Li 。 ⑤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 ;金属元素:Hg 。 ⑥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Be、Al、Zn。 ⑦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N;能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 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 ⑨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 ⑩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C、P、O、S。 化学计算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高中高考最牛化学资料吐血整理(10)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高中高考最牛化学资料吐血整理(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8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