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成”与“性成”统一的“成人之道” 身成:就是成身,就是“以道体身”,用仁义礼智之理指导形色,使声色臭味的欲望得到合理的满足。
性成:就是成性,就是弘扬和造就仁义礼智的德性。
两者不能分开,相互结合。
5.颜元的人性“气质”无恶论和重“功利”、“习性”的道德观 清初思想家、教育家
“气质”一元和“气质”无恶的人性论, 针对程、朱所谓“理在气先”两者割裂的观点、主张“理气融为一片”认为两者完全统一,不可分离的。正是在人性“气质”一元的基础上,颜元对程,朱所谓“气质有偏有恶”说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气质”无恶,本善的观点。
“正义以谋利”的功利主义
在理欲之辩上,颜元并无建树,在义利之辩上有较大贡献。
谋利,计功正是正义、明道的目的。 “实学”、“习行”的成人之道
实学:指实事实物之学,反对佛、道教的虚无之质。 “习行”,不仅强调认识依赖于行,而且还含有验证知识之意。
6.戴震“血气心知”的人性论及其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反理学思想家
“血气心知”的人性“一本”论
人的认识作用是以人的生理机构为基础的,“有血气,夫然后有心知。”这里,血气指活的身体,人的身体是人的意识的基础。他指出,客观世界是人的感觉经验的来源,人的感觉器官的形成实以物质世界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他还指出,人的感官之外还有心,心是主宰感官的。最后,戴震指出:感官的
作用是辨别声色臭味,而心的作用是辨别“理义”。声色臭味是客观的,耳目鼻口能辨别它;理义也是客观的,心能辨别它。于是,在此基础上,戴震提出了对于程朱学派“理具于心”的批判。
“理者存乎欲”的理欲统一观
根本否认“理”与“欲”是对立的,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他认为理原于欲,欲之中便是理,离欲便无所谓理,所以“理者存乎欲者也。”他深刻地揭露了程朱理学所谓的“天理”,认为它同酷吏所谓的法一样,都是对人民的“残杀之具”。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1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