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贻庭。整理考试笔记。。。。
玄学是对名教危机的挽救,具有不同于两汉儒家伦理思想的特点:A论证主题不同,论证自然与名教的统一,就是天人合一的玄学形式B理论形态上,玄学伦理思想以纯哲学的理论思辨形态取代了汉儒以意志化的阴阳五行为构架的神学形态。C对人生问题的关注成为一个突出议题。“安身”“自保”是思考重点。
2.王弼对“名教”的玄学论证
“名教”本于自然的道德本体论
主张自然为本,名教为末,本意在挽救名教危机,但命题本身对名教形式轻薄,因而没有达到自然与名教的统一。 有性有情,以性统情的人性论 “慎终除微”的“自保”之术 慎重地考虑到事情的后果,想自保必须不犯错,不犯错必须除微。
3.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伦理思想 “越名教而任自然”
摆脱六经,仁义,礼律的束缚,使人回到本性自然的状态。
以道家老庄哲学中的自然为其最高的精神目标,超越虚伪刻板的官方道德模式,以离经叛道的形式向世人表达内心的压抑和淳朴人性的向往。
“意足”为乐的人生理想
意足,就是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人生的乐趣不在于对外物的占有,而在于自足,从内心寻找快乐。
4《列子·杨朱》篇的享乐主义人生观 西晋时的作品,宣扬的生当行乐的人生理想和纵欲主义的养生论,赤裸裸的表现门阀土族在西晋灭亡前的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5.裴頠(wei)的“崇有论”及其对“贵无论”伦理思想的批判
“理既有之众,非无为之所能循” 维护封建名教秩序,著《崇有论》,对以“无为本”的“贵无论”异形了猛烈的批判。 从地主利益出来揭露玄学贵无思想对名教的危害性,抨击门阀土族腐朽的态度强调有为反对无为,认为人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否则与己无益。
对纵欲主义养生论的批判
提出“收流遁于既过”的养生论:流是纵欲,遁是禁欲,认为纵欲与禁欲都不合养生之道,都要反对,只有对外界物质需求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才能保持清朗纯正的心态。 6.郭象“名教即自然”的伦理思想 名教即“天理自然”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