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写作水平的宝典
越明显。
2、发散的引发。方式有三:一是直觉的引发(直接看到、触摸等所引发的想象与联想);二是非直觉的形象的想象(如听到某一个故事,由其中未直接感知的人或事而引发出来。比方听到某一个男人为了自己子女的前途而不惜以年迈之身、羸弱之躯去承担生活中所有的苦难,就会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无私的爱。)三是观念引发。(先有观念,然后虚构)
3、发散的方法——想象与联想。想象是凭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加上情感的触动从而产生的一种由实到虚的运思。如: 我欲乘风归去 、孙悟空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联想则是把看似不关联的事物或概念联结在一起。有链环式:由 云 联想到温家宝(云——暴雨——洪水——抗洪救灾——温家宝);有辐射式;有跨越式(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 ,由 杨柳青青 到 夫婿觅封侯 ,这中间有着很多省略的内容,我们可以替她来想一想,杨柳青青,春色无边,情侣双双,春心萌动,又或想起夫妻新婚之甜蜜、折柳送别之难舍,而如今丈夫在外,思念无极)。
(二)收敛型运思
1、收敛型运思,就是集中、回拢运思的对象性客体,经过筛选、摒弃和淘汰与运思目的无关的信息,对有关的尤其是主要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与概括。
2、一个中心,两次收束。书上的道理讲得笼统些、抽象些,不如打个比方,来看看此类运思的全过程。作者平时里不断地接触生活、感知外物,看到了生活中太多的人太多的事。而这些人与事中,包含着太多的美的因素或太多的丑陋。但是这些都还没能刺激作者写作的冲动。不过,总会有一天,或某一刻,生活中的东西会让其在一霎那间有所顿悟。这个时候,也就是中心确立的时刻。鲁迅写《阿Q正传》大体如此,先生经历了中国最动荡、最黑暗,也是人性表现最直露的年代。人民在面对贫穷、金钱、地位、女人、危险的时候,常会出现一些共同的行为或心理表现。作者见得多了,慢慢地中心也就出现了,表达的方案也大致出来了。第一次收束到此完成。然而,中心的确立后,尚需对中心本身要进行运思,而且更要对用以表现中心的丰富素材进行选择、提炼与替换。这就是第二次收束。
3、分析与综合。两次收束,靠的就是分析与综合。看个例子:鲁迅的《观斗》中,先给读者牵出线头(综合),说 中国人总喜欢爱和平,但其实只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己们斗争 。接着就撒开去(分析): 普通的是斗鸡,斗蟋蟀,南方有斗黄头乌,斗画眉鸟,北方有斗鹌鹑,一群闲人们围着呆看,还因此赌输赢。古时候有斗鱼,现在变把戏的会使跳蚤打架。看今年的《东方杂志》,才知道金华又有斗牛,不过和西班牙却两样的,西班牙是人和牛斗,我们是使牛和牛斗。 当然,作者的目的并不在告诉读者动物相斗的趣闻,而是从谈笑中让闻所未闻的相斗之趣打开思路,引出所要谈论的话题。所以表面上看越越远,实际上却是愈谈愈近,到 牛和牛斗 时已将撒开的网收拢来了: 任他们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军阀们只管自己斗争着,人民不与闻,只是看。 人民不与闻,只是看 ,这是全文的关键。所以当文章再一次放开,揭露出军阀们在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却为了争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基础写作教案(1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