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困惑,以及听公开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从新课标中寻求答案,对教学的本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论述了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通过案例说明怎样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在平等中对话,鼓励和启发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质疑,把课堂变成学生能力成长的沃土,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乐趣
生1:比如课文第28段完全是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的。
师:他的观点似乎有些道理。(此生显出得意神色,其他学生议论纷纷)谁来说一说,是否赞同他的说法?
生2:我不同意,因为作者回忆的就是童年的生活,以儿童的视角看待事物就是那个样子的。这不能叫幼稚。
生3:我认为他的话是有道理的。不过说法不对,在本文中作者想表现自由自在的童真童趣,如果不用儿童的口吻反而表现不了那种童真童趣。所以语言显得质朴、纯真。
师:刚才三位同学的发言既大胆又很有思想,也有道理,是值得赞扬的。我们在品味文章的语言时,如果从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出发,看似难以理解的地方也就不难理解了。
生4:可是我还有一处不明白。课文第28段给我们展现了大花园的自由自在,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突出了“我”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第29段却写道:“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我觉得语言里似乎带有一种失落。这不矛盾吗?(此时众生诧异,议论纷纷)
师:你有什么根据吗?
生4:我从“只是”一词中悟出来的。“只是”是“仅仅是”的意思,似乎有些不满。我从萧红的生平的介绍中知道她不幸的遭遇,尽管后花园,祖父曾给她温馨的回忆,但现实生活中的萧红一定是孤独、寂寞和苦闷的。所以这句话的口吻有些怀旧的味道,有些忧伤。
师:你真不简单,透过文字你读出了作者的心灵。说明你对文字的感悟力非常强。同时你能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知人论世,这是解读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困惑中反思,实践中探索》论文(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