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强调认知发展的积累性,要求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上与旧知识整合起来
4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来实现的
两种工具的理论:1物质工具 2精神工具 两种心理机能:1靠生物进化获得——低级心理机能2历史发展的结果——高级心理机能
2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的本质: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3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的三种重要观点: 1内化: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得知识,从而为个体所使用。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 然后经过多次重负,变化逐渐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
2最佳发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
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时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3支架式教学:教学支架就是在儿童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老师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5维果斯基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1儿童通过外部的对话加以内化来学习2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对教育的启示 3语言和思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在一起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与教育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个体发展是在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是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人格是生物,心理 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 婴儿期:信任感——不信任感(0-1岁) 婴儿后期:自主——羞怯 怀疑(2-3岁) 幼儿期:主动——内疚(4-5岁) 儿童期:勤奋——资本(6-11岁)
青年期:同一——混乱(12-18岁) 成人前期:亲密——孤独(18-25)
成人中期:创造——停滞(25-60岁)成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2014年江西教师招考_教育综合基础知识_全书笔记以及重点(1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