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纳方法:归纳方法在界定什么是货币时,侧重于货币的特质,这种特质是货币能够区别于其他事物独特的特征。如果某种东西有这种特征,就将其划为货币的范畴。归纳方法将货币狭义地界定为被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2、实证定义方法:强调货币对经济及货币政策具有何种重要影响。因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对名义国民收入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央银行要能够控制货币供给,从而在宏观经济发生波动时便于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稳定经济。所以,实证方法把货币定义为与名义国民收入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的、可以由中央银行加以控制的流动资产或流动资产的集合。按这种方法,除了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外,货币还包括定期存款。显然,实证方法定义的货币比归纳方法定义的货币要宽泛得多。
(二)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
▲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货币,需要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有科学的口径。
▲处于不同层次的货币,货币性不同。(货币性就是指一项资产执行货币的职能的高低) ▲由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不同,特性不同,调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划分货币供给层次有利于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货币政策的操作。
(三)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各国的具体划分
1、划分依据
▲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共同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由于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最高,可以直接用现金和活期存款支票购买你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所以在统计上它们是货币;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流动性较低,它们不能直接用着交换的媒介,更多的是发挥着价值储藏的功能,它们只是准货币。
准货币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Quasi money),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
(三)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各国的具体划分
2、货币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Currency in circulation)
M1=M0+活期存款(支票存款) (狭义货币)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广义货币)
M3 = M2 +其它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商业票据等) (广义货币)
思考:储蓄存款中的活期存款应划入哪一个层次?
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s 定期存款--Time deposits 储蓄存款--Saving deposits
(三)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我国的具体划分
3、我国货币层次的具体划分P310
▲各国具体货币层次的划分均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进行。
▲现阶段我国货币层次3个口径的划分。
△ M0=流通中现金
△ M1=M0+活期存款
△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金融学》讲义(黄达)(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