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住区可步行性测度方法及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典型住区为例(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揽清幽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当前的住区规划以机动交通为导向,普遍存在着步行网络支离破碎、步行环境逐渐恶化、步行安全日益凸显等问题。而住区作为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可步行性水平的提高对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住区活力、改善居民健康状况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文献综述为基础,总结了影响可步行性的关键因素,剖析了既有可步行性测度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德尔菲法及现场调研确定可步行性测度指标体系......

ISSUE 1 FEB. 2015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 108

表2 国外可步行性测度方法

Tab.2

foreign walka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ology

名称研究方法

邻里环境可步行量表

(NEWS)主观感知法

通过文献综述,编制居民调查问

邻里环境可步行量表香港(NEWSA)主观感知法

检验了NEWS在亚洲的可靠度与效度,并将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作为控制变量引入到研究中

步行与自行车系统性环境

量表(SPACES)客观评定法

通过文献综述找出影响步行与自行车通勤与休闲的建成环境因子。邀请专家对因子进行筛选,并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建立测度工具

苏格兰可步行性评估工具

(SWAT)客观评定法

通过SPACES得到影响步行的环境因子,并根据研究区域自身特征对因子进行修正。随后对30个街区进行两次审计来验证因子的可靠性

研究特点

卷。并在不同时段对高可步行性社区与低可步行性社区进行多次调查,检验指标的可靠度与效度居住密度土地利用多样性土地利用可达性街道连通性

步行/自行车设施建设美观性

行人/机动车安全性犯罪安全

居住密度土地利用多样性各类设施易达性街道连通性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美观性交通负荷

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目的性

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目的性

测度内容

2 住区可步行性的模糊综合测度

模型构建

本文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通过文献综述与专家访谈,并结合居民舒适度、认同感等需求,定性建立可步行性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各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到住区可步行性的测度结果。

2.1 建立可步行性测度指标体系

综合上述文献综述,在征询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社会学等相关专家意见的开放式预调查后,对影响住区可步行性的有关物质因素指标进行筛选,并对潜在相关的路网连通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合并相关指标。由此确定测度住区可步行性的

物质因素包括土地利用开发、道路物质属性、基础设施建设三个大类,共15个测度指标(表3)。

此后,笔者以调查问卷及访谈的方式对居民在步行环境品质方面的要求进行调研。研究范围位于山地这一特殊的物质空间环境,居民总体出行方式呈现明显的二元化趋势,步行出行在山地住区交通出行中占有重要地位(图3)。通过对问卷及访谈记录的分析,总结出有关步行舒适性、安全性、美观性中居民需求度较高的8个指标(表3)。在步行舒适性方面,居民除了对步行环境整洁、有遮阳挡雨树木的选择率高,还对步行道坡度较缓的选择率较高(图4)。在步行安全性方面,居民对交通安全与夜间照明较为关注(图5)。在步行美观性方面,居民多希望在步行过程中有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住区可步行性测度方法及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典型住区为例(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住区可步行性测度方法及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典型住区为例(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449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