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孙子兵法全文译文1(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6 本文由梦中有梦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孙子兵法

【原文】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譯文】激勵士卒奮勇殺敵,是使之威怒;鼓勵將士奪取敵人資財,要用財物獎勵。因此在車戰中,凡繳獲戰車十輛以上的,獎賞那先奪得戰車的士卒,並且更換敵戰車上的旌旗,將其混合編入自己的車陣之中,對于俘虜,則予優待、撫慰,任用他們作戰,這就是所謂戰勝敵人而使自己日益強大。

【原文】 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譯文】 所以,用兵作戰以勝任裕如,舉兵必克爲貴,不主張力不從心,僵持消耗。深知用兵之法的將帥,是民衆命運的掌握者,是國家安危的啊!

三、謀攻篇

【原文】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爲上,破國次之,全軍爲上,破軍次之;全旅爲上,破旅次之;全卒爲上,破卒次之;全伍爲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譯文】孫子說:大凡用兵的原則,使敵舉國不戰而降是上策,擊破敵國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敵全軍不戰而降是上策,擊破而取勝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敵全旅不戰而降是上策,擊破敵旅而取勝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敵全卒不戰而降是上策,擊破敵卒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策略;使敵全伍不戰而降是上策,擊破敵伍而取勝是次一等策略。因此,百戰百勝,並非好的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交戰而使敵屈服,才是用兵策略中最好的。

【原文】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爲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譯文】因而,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謀略勝敵,其次是以外交手段勝敵,再其次是通過野戰交兵勝敵,最下等的是攻城。攻城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采取的(辦法)。爲了攻城,修造望樓車、車,准備各種攻城器械,三個月才能完成;堆積攻城的土丘,又需三個月才能完成。這時,將帥們已焦躁忿怒異常了,驅趕著士兵像螞蟻一樣去爬城,士卒傷亡三分之一而城還不能攻下,這便是攻城的災害啊!

【原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譯文】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敵軍屈服而不用野戰交兵的辦法,奪取敵城不用蟻附攻城的辦法,消滅敵國而不采用長久用兵的辦法。一定本著不訴諸兵刃就使敵完整地屈服的原則爭橫天下,做到軍隊不受挫而勝利可全得,這便是謀攻的原則。

【原文】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譯文】根據用兵規律,有十倍于敵人的兵力就包圍殲滅敵人,有五倍于敵人的兵力就猛烈進攻敵人,有多一倍于敵人的兵力就分割消滅敵人,有與敵相當的兵力則可以抗擊,比敵人兵力少時就擺脫敵人,不如敵人兵力強大就避免與敵爭鋒。小股兵力如果頑固硬拼,就會被強大的對方俘獲。

【原文】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譯文】將帥,是國君的輔佐。輔佐得周密,國家就強盛;輔佐有疏漏,國家必然衰弱。

【原文】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譯文】君主對軍隊造成危害的情況有三個方面:不懂得軍隊不可以前進而命令他們前進,不懂得軍隊不可以後退而命令他們後退,這叫束縛、羁縻軍隊;不懂軍中事務卻幹涉軍中行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孙子兵法全文译文1(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孙子兵法全文译文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835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