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等,來增強自己的力量。
孫子重利的原則在此篇得到完全體現。合于利則動,不合于利則止。只有在合于利益的情況下,才可以采取行動。世俗之人則恰恰相反,以性格、情緒、恩怨......爲行動的一時動因。結果逞一時之快,得來的只是利益的損失,陷入更惱火、更後悔的境地。
不能簡單地把利看作錢、財富,它有更廣泛的含義。比如主動權、士氣、人心、信譽、威懾等。
開戰前,不應立即考慮如何打勝仗,而要考慮此仗的結果是否對己有利。如果是,才可以集中精力考慮如何取勝;如果否,應該堅決地避免戰鬥的發生。
十三、用間篇
【原文】 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裏,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衆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
【譯文】 孫子說:大凡出兵十萬,出征千裏,百姓的耗費、公家的開支,每日耗資千金;國家內外動蕩,人們疲憊地奔波于道路,不能安心從事耕作的達七十萬家。相持數年來爭奪一朝的勝利,卻因吝啬爵祿金銀,不願使用間諜,以至不知敵方情實的人,是不懂仁愛到了極點啊!這種人,不配爲軍中統帥,不配爲君主的輔臣,也不是勝利的把握者。英明的君主、賢能的將帥,之所以動辄就能戰勝敵人,成功高于一般的人,就在于他們事先了解敵情。要事先了解敵情,不可從鬼神取得,不可從往事中去類比,也不能用度數去應驗,一定只能從人的口中得知,這種人,就是了解敵情的人。
【原文】 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爲诳事于外,令吾間知之,而傳于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
【譯文】 使用間諜有五種: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種間諜一齊使用,沒有誰能知道其中奧秘,這便可稱爲一條神妙的綱紀,是國君的法寶。所謂因間,就是利用敵國鄉人爲間諜;所謂內間,就是利用敵國朝內官員做間諜;所謂反間,就是利用敵方派來的間諜,使之反過來爲我效力;所謂死間,就是故意在外散布假情況,讓我方間諜明白並有意識傳給敵間;所謂生間,就是能親自回來報告敵情的間諜。
【原文】 故三軍之事,莫親于間,賞莫厚于間,事莫密于間。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
【譯文】 軍中的親信,沒有比間諜更親密的了;軍中的獎賞,沒有比對間諜的獎賞更豐厚的了;軍中的機密事務,沒有比用間更爲機密的了。不是英明睿智的人不能任用間諜;沒有仁義的德行不足以驅使間諜,沒有精微神妙的分析判斷能力不能得到真實的情報。微妙啊,微妙啊,無處不用間諜。用間所謀之事未行卻先被人知道,間諜以及他所告訴的人都要被處死。
【原文】 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谒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爲诳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譯文】 凡是要攻擊某敵軍,奪取某城邑,斬殺敵方某重要人員,一定要事先了解敵方主管將帥、左右親信、傳達報告的官員、守門的官吏、門客幕僚諸人的姓名,命令我方間諜一定查探清楚。一定要查出敵方派來的間諜,獲得後以重金收買,誘導他爲我所用,這樣,反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孙子兵法全文译文1(1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