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当p为真时,r一定为假,p→r为假,当p为假时,无论r为真还是为假,p→r为真。
1.5(1)p∧q,其中,p:2是偶数,q:2是素数。此命题为真命题。(2)p∧q,其中,p:小王聪明,q:小王用功(3)p∧q,其中,p:天气冷,q:老王来了(4)p∧q,其中,p:他吃饭,q:他看电视
(5)p∧q,其中,p:天下大雨,q:他乘公共汽车上班(6)p→q,其中,p,q的含义同(5)(7)p→q,其中,p,q的含义同(5)
(8)¬p ¬q,其中,p:经一事,q:长一智
词部分放入简单命题中。例如,在(2)中,不能这样写简单命题:p:小王不但聪明,q:小王而且用功。在(4)中不能这样写:p:他一边吃饭,q:他一边看电视。
2°后4个复合命题中,都使用了蕴含联结词,符号化为蕴含式,在这里,关键问题是要分清蕴含式的前件和后件。
ww
条件,这种逻辑关系在叙述上也是很灵活的。例如,“因为p,所以q”,“只要p,就q”“p仅当q”“只有q才p”“除非q,否则¬p”“没有q,就没有p”等都表达了q是p的必要条件,因而都符号化为p→q或¬p ¬q的蕴含式。
在(5)中,q是p的必要条件,因而符号化为p→q,而在(6)(7)中,p成了q的必要条件,因而符号化为q→p。
在(8)中,虽然没有出现联结词,但因两个命题的因果关系可知,应该符
w.
p→q所表达的基本逻辑关系为,p是q的充公条件,或者说q是p的必要
khd
3
课
这正说明合取联结词在使用时是很灵活的。在符号化时,应该注意,不要将联结
后
分析1°在前4个复合命题中,都使用了合取联结词,都符号化为合取式,
网
答
案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离散数学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