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离散数学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时光静好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这里,当p为真时,r一定为假,p→r为假,当p为假时,无论r为真还是为假,p→r为真。

1.5(1)p∧q,其中,p:2是偶数,q:2是素数。此命题为真命题。(2)p∧q,其中,p:小王聪明,q:小王用功(3)p∧q,其中,p:天气冷,q:老王来了(4)p∧q,其中,p:他吃饭,q:他看电视

(5)p∧q,其中,p:天下大雨,q:他乘公共汽车上班(6)p→q,其中,p,q的含义同(5)(7)p→q,其中,p,q的含义同(5)

(8)¬p ¬q,其中,p:经一事,q:长一智

词部分放入简单命题中。例如,在(2)中,不能这样写简单命题:p:小王不但聪明,q:小王而且用功。在(4)中不能这样写:p:他一边吃饭,q:他一边看电视。

2°后4个复合命题中,都使用了蕴含联结词,符号化为蕴含式,在这里,关键问题是要分清蕴含式的前件和后件。

ww

条件,这种逻辑关系在叙述上也是很灵活的。例如,“因为p,所以q”,“只要p,就q”“p仅当q”“只有q才p”“除非q,否则¬p”“没有q,就没有p”等都表达了q是p的必要条件,因而都符号化为p→q或¬p ¬q的蕴含式。

在(5)中,q是p的必要条件,因而符号化为p→q,而在(6)(7)中,p成了q的必要条件,因而符号化为q→p。

在(8)中,虽然没有出现联结词,但因两个命题的因果关系可知,应该符

w.

p→q所表达的基本逻辑关系为,p是q的充公条件,或者说q是p的必要

khd

3

这正说明合取联结词在使用时是很灵活的。在符号化时,应该注意,不要将联结

分析1°在前4个复合命题中,都使用了合取联结词,都符号化为合取式,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离散数学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离散数学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34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