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八叉成诗
典故见《北梦琐言》、《唐诗纪事》。晚唐诗人温庭筠,才思敏锐, 出口成章。他应试时,从不起草,往往双手笼袖凭几或叉手沉思八次, 即能吟成八韵。明解缙《赠虞生》诗"文章倚马待,诗句八叉成"即用 此典。
77、不足回旋
这个典故源于《汉书.长沙定王传》。西汉时,汉景帝刘启为加强 自己的统治势力,把他的 13 个儿子分封为诸侯王。公元前 142 年, 各诸侯王一起来朝见父王。汉景帝举行酒宴招待。饭后,大家起舞歌 唱,共祝父王万岁。但长沙定王刘发跳起舞来手足僵硬,很不协调。 别的诸侯王就讥笑他不会跳舞,景帝心里也很不高兴,就问他为何这 样笨拙。刘发回答:"我们那里国小地窄,没有什么回旋余地。"汉景 帝一下明白了他话里有音,是嫌封地给少了。故意采取这个办法增加 封地。便加封了武陵、零陵、桂阳这三个地方,扩大了长沙定王的地 盘。 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处境狭小,连转身都很困难。
78、草木皆兵
这个典故出自《资治通鉴.晋纪》。东晋时代,北方氐族建立了秦 国(今陕西一带),而后把势力不断向中原扩张,公元 383 年,国王 苻坚亲率八十万大军向东晋国都(今安徽合肥)杀来。晋孝武帝命令 晋朝大将谢石、谢玄等带兵八万人前去抵抗。苻坚自认兵力强大,想 一下子把晋军打败。但是出师不利,洛涧(今安徽淮河流域)一仗, 被晋军部将刘牢之出奇制胜,杀死了一万多士兵,前锋大将梁成和弋 阳(今河南光山县)郡太守王咏都被斩首,还俘虏了扬州刺史王显。 秦王苻坚和阳平公苻融(其弟)站在寿阳(今安徽寿阳县)城上远望 晋军进攻的阵势摆得严肃整齐,武器也很精锐,忽然有些胆怯起来, 再往远看,只见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上长着许多野草和树木,就 好像晋军一样。苻坚露出了害怕的神色,对苻融说:"这是多么强大的 敌人啊,怎么能说他们不堪一击呢?"后来英勇无畏、足智多谋的晋军 打败了前来进犯的秦国军队。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人在非常恐慌时,稍有一点动静,就产生错 觉得害怕。
79、差强人意
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吴汉传》。东汉人吴汉为人忠厚,智勇双 全,但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开始跟汉光武帝刘秀一起从军打仗 的时候,刘秀并没有发现这个人才。后经过大将邓禹等人的推举,才 逐渐信任他。由于吴汉打了多次胜仗,官升至大司马。一次,刘秀打 了败仗,心中很烦闷,别的将领也都垂头丧气、一副惊慌的样子。这 时刘秀发现吴汉不在身边,就派人去看看他在干什么。去的人回来禀 报刘秀:"大司马正在督率将士修理武器装备呢。"刘秀听完,扫了一 眼面前颓唐的将领们,感慨地说:"吴将军的行为还算能够振奋人的精 神。"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某件事或某个人,还算能使人满意。
80、超群绝伦
这个典故源于《三国志.蜀志.关羽传》。东汉末年,刘备率兵进攻 益州(今四川),结果被益州勇将马超所打败。刘备只好给在荆州的诸 葛亮写信,令他再派些人马来。诸葛亮接信后,立刻召集关羽、张飞、 赵云等将领商议,经过商议,决定由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带张飞、 赵云前去援助刘备。诸葛亮来到进攻益州的指挥部后,采用计策攻下 益州并收降了马超。关羽在荆州听到这个消息后,写信给诸葛这,了 解马超的情况。诸葛亮清楚关羽这个人好虚荣,就写信告诉他说:" 马超智勇双全勇猛过人,是一代英豪,可以和张飞并驾齐驱,但是不 如你智慧超群。"关羽读信后非常高兴。
现通常用此典故说明才能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81、车载斗量
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公元 221 年,刘备发兵攻 打东吴。这时孙权一面派陆逊抵抗蜀兵,一面派使臣赵咨出使魏国, 以争取对方中立或帮助自己。魏文帝接见赵咨后问他:"吴王懂不懂得 一点学问呢?"赵咨回答:"吴王能够任用贤才,使用能人。心里在想 的是如何治理好国家。假如有了空余时间,他就涉猎各种书籍和历史 知识,从中吸收营养部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本 领。他从不效仿一般的读书人,只注意从书本中摘些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成语故事大全(1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