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大臣赵文子作了汇报,赵文子说: "的确是这么回事,我们羞辱了德行,用住过奴隶的房屋去接待他们, 这真是罪过。"于是叫士文伯主动去向客人表示歉意,又安排晋平公尽 快接见了郑简公,欢迎宴会也搞得很隆重,并且回赠了丰厚的礼品, 然后礼貌送他们回国。不长时间,晋国又重新建造了漂亮高档的宾馆。
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宾客到这里来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45、冰消瓦解
这个典故出自《隋书.杨素传》。杨素是隋朝皇帝杨坚手下的一位 近臣,他在帮助杨坚建立隋朝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所以被隋文帝 杨坚封为越国公。杨素为人心狠手辣,治军严谨。在他的部队中,只 要军令一下,官兵们稍有违抗就遭杀头之祸,而英勇杀敌立功的,能 够及时得到封赏进官。所以他打仗取胜的时候很多。隋文帝杨坚的儿 子杨广很赏识他的才干,想方设法拉拢他为自己的私人势力。公元604 年,杨广阴谋杀父篡位,称炀帝。当这个消息传出后,不少宗室大臣 纷纷遣责杨广这种卑鄙的有失天伦之道的行为。汉王杨谅在并州(今 山西太原)发兵对抗。杨素得知消息后,在杨广的指令下,亲自率军 追击,虽然杨谅人多势众,杨素兵少将弱,但他采取了声东击西、避 实就虚等战术,很快以少胜多,攻到并州城下,迫使杨谅兵败投降。 战报传到京都之后,隋炀帝很高兴,亲自写了诏书,向杨素全军表示 慰问。诏书中称赞杨素战术谋划得当,出其不意,英勇善战,所到之 处,"雾廓云除,冰消瓦解。"杨素班师回京后,不久被进封为楚国公。
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某种事物完全消失或崩溃。
诈伪装的办法去消灭敌人。
47、兵贵神速
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魏志.郭嘉传》。东汉末年,混居在辽西、 辽东、右北平(今辽宁)三个郡的乌桓(古代北方一支少数民族)经 常进犯中原,烧杀掠夺,危及当地百妖生活和社会稳定。公元 207 年, 汉丞相曹操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北征三郡乌桓,以彻底根除北方的隐患。 由于此番出征,曹操的人马和粮草辎重太多,行军速度太慢,走了一 个月,才到达易城(今河北雄县)。军师郭嘉见此情况非常着急,就对 曹操说:"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我们应该赶紧把大量沉重繁杂的物 资和行李卸掉,派出轻骑兵日夜兼程前进,这样才能趁敌不备取得胜 利。"曹操采用了他的意见,亲自带领几千名精兵良将轻装北进,终于 出其不意地消灭了三郡乌桓。 现通常用此典故说明打伏用兵贵在行动要特别迅速。
48、病入膏肓
这个典故见于《左传.成公十年》。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生了 病,请了不少医生也没有治好。听说秦国医生的医术很高明,就派人 去秦国请医生。秦桓公选择了一个叫缓的名医去诊治。当缓还没有到 宫里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晋景公做了一个梦,梦见疾病变成两个小 人在对话。一个说:"缓是个高明的医生,他来了一定会伤害我们,我 们躲在哪为好呢?"另一个说:"不要怕!我们躲在横膈膜(肓)的上 面,心脏(膏)的下面,看他把我们怎么样?"不久,缓到了宫里来为 景公诊病。他观察了晋景公的脸色,又号了脉,仔细检查了病情,最 后摇摇头说:"这病没法治啦!病魔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药力达不 到,实在没啥好办法了!"晋景公听见缓说的话正和梦中两个小人商议 使用的诡计相符合,便叹了口气说:"你诊断对,你真是一位高明的医 生啊!"说完,命属下送给缓一笔丰厚的礼物,让他回国去了。过了不 久,晋景公真的病死了。
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也用来比喻事情 出了毛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49、鞭长莫及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594 年,楚国国君楚 庄王因左司马申舟去齐国路经宋国被杀,一气之下,发兵攻打宋国。 宋国被楚国军队围困了半年,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便向晋国求援。晋 国国君晋景公认为,晋国实力较雄厚,不出兵怕世人耻笑,便打算出 兵救宋。但是大夫伯宗却不同意出兵。他对晋景公说:"我们决不能派 救兵去帮宋国打楚国,古语说得好, '马鞭子虽长,也不能抽打马肚 子,不能去攻击它。楚国现在正是强盛的时期,我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成语故事大全(10)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