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手册
定期检查和维护水处理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行属日常基本工作范畴。
1、系统消毒
水处理系统中易于发生细菌繁殖,尤多见于滤器、活性碳、软化器和去离子树脂等部位。活性碳吸附之前的前级处理消毒可采用加氯的方法,浓度以0.3mg/L为宜。主处理和后处理的消毒应根据生产厂商的要求进行,常用甲醛和过氧乙酸消毒,一般每月1次,夏季15一20天1次。内置于透析机内的滤器在每次透析结束后与透析机同时消毒。
2、滤器和树脂的维护
为防止细菌繁殖和杂质堵塞,滤器(砂滤、碳滤)和树脂应定期反冲。砂滤可每日或隔日反冲,每次15~30分钟,依水质优劣和用水量大小而定;活性碳无法通过冲洗再生(冲洗只能清除其中生长的细菌),一般每月冲洗1次即可,但如每毫升菌落计数超过200个,则应增加冲洗次数。检测活性碳吸附效果的主要方法是测定水中的含氯量,如净化水中含氯量超标(软水处,净化水的氯≥0.5mg/l),必须立即更换活性碳;软化罐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应每日再生,再生盐罐定期加盐,使盐液始终处于饱和状态(盐平面不低于液体平面的1/2处)。
血液透析停止一周后,应充分冲洗,冲洗水应丢弃。停止使用6个月后应更换其中的树脂。
3、生物膜(Biofilm)
生物膜常见于储水箱、管路、水处理设备和透析机的缝隙及拐角处。由于生物膜一旦形成后极难去除,故重在预防,应尽量避免在水处理设备内出现下列情况:水流停滞,低切应率,管路死腔或盲端,器材表面不平,形成锐角弯曲等。
去垢剂可能对去除生物膜有效,也可试用次氯酸、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
4、透析用水化学质量的控制
定期检测水处理设备的功能,并监测透析用水的化学和微生物学质量为保证高质量水质的前提。上述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定期记录,并作为血透室日常工作流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质控标准详见附件三)。
5、透析用水微生物学质量的控制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应每月检测1次。常采用克隆形成单位数和内毒素含量测定两种方法评价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微生物学检查(质控标准详见附件三)。
第九章 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各级医疗机构开设的血透室应遵循《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和《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下列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一、规章制度
(一)交接班制度
1、早班护士应向晚班护士做好书面及床边交班。交班内容为机器性能情况及所负责病人的治疗情况。
2、晚班护士应做好书面交班。交班内容为当天机器的性能情况及病人的治疗情况。
(二)血液透析记录和资料保管制度
1、血液透析记录单应由专人保管,定期装订归档。
2、血透室所有院内、院外的有关资料文件由护士长传达后保存归档。
(三)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l、血透室必须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每区门口必须设置2000mg/L消毒片溶液浸湿的擦脚垫,并保持经常湿润。
2、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必须衣帽鞋穿戴整齐(禁止赤脚穿拖鞋)。离开污染区时,应换鞋并消毒双手。
3、工作人员的工作服、病人的床单被套等换下后,应放入福尔马林熏箱消毒后,再送洗衣房清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透析手册(8)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