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额比税法允许扣除的金额大,就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以后期间会计账面扣除的金额比税法允许扣除的金额小,就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实际工作中,坏账准备是最经常遇到的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科目。该科目是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可视为负金额资产。该负资产在以后期间实际发生时账面应予转销。而税法规定坏账损失在以后期间发生时直接扣除,不存在转销资产的情况,也即其允许扣除的资产为0。会计转销的负金额资产小于税法的0,因此将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此外,对于《资产减值》一章规定的不能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也可以按照上述的思路去理解:以后期间会计转销的金额与税法都为0,因此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的计税基础,其定义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预计负债,按税法规定其在以后实际发生时才允许税前扣除,其账面价值即为以后期间允许扣除的金额,因此其计税基础为0,与账面价值产生暂时性差异。房地产企业的预收账款,由于其在预收时已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以后期间预收账款转为确认收入时不再计入应税所得,以后期间计算应税所得时应将其扣除,因此其计税基础也为0,与账面价值产生暂时性差异。注意应能够理解这两个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典型例子。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不一致的情况并不多,主要在企业预先计提了费用而税法又不认可的情况下,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3、产生暂时性差异的特殊情况
弥补亏损、账面价值为0的业务宣传费、广告费,都会产生暂时性差异,需注意。
4、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特殊情况
这部分内容比较复杂,学习时应以理解为主。要记住商誉、对子公司或其他企业投资等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个典型的例子,需要特别关注。它说明,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也不一定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5、会计与税法折旧与摊销年限差异的递延所得税简便计算
可只考虑当期的金额。若当期会计折旧与摊销额大于税法的金额,则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等于折旧与摊销差额×税率;若当期会计折旧与摊销额小于税法的金额,则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等于折旧与摊销差额×税率。
6、所得税率变化的影响
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外,所得税率变化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均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费用)。需注意客观题。
7、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这部分内容可先跳过,学习完第十九章合并财务报表的内容后,再来学习它。
8、所得税的列报
这部分内容不能忽视,有可能出客观题。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哪些情况可以抵消或不能抵消,需要适当记忆。
第十六章 外币折算、第十七章会计政策 、第十八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十六章 外币折算
学习策略
本章在2012年会计试题中单独出了计算分析题,2013年考试中再次出主观题的可能性不大。学习本章时,应掌握教材中的例题,并把重点放在汇兑差额和汇兑损益的计算过程,以应付考试中的客观题。网校或辅导书中相关的计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2013年《中级会计实务》各章学习策略及易错知识点总结(2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