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页 共 21 页 【答案】(1)45;(2)证明见解析;(3)60.
【分析】(1)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及线面角的定义可得PAD ∠即为直线P A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即可得解;
(2)由线面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可得BC DE ⊥,进而可得DE ⊥平面PBC 即ED PB ⊥,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即可得证;
(3)由二面角的定义可得EFD ∠为二面角C PB D --的平面角,结合余弦定理即可得解.
【详解】(1)因为侧棱PD ⊥平面ABCD ,
所以AD 为直线PA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PD AD ⊥,
故PAD ∠即为直线P A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又PD DC AD ==,所以45PAD ∠=,
所以直线P A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45;
(2)证明:因为侧棱PD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所以PD BC ⊥, 又BC DC ⊥,PD DC D ?=,所以BC ⊥平面PDC ,BC DE ⊥,
由PD DC =可得DE PC ⊥,
又BC PC C ?=,所以DE ⊥平面PBC ,ED PB ⊥,
因为PB EF ⊥,DE EF E =,
所以PB ⊥平面EFD ;
(3)由(2)知,EF PB DF PB ⊥⊥,所以EFD ∠为二面角C PB D --的平面角, 不妨设PD DC a ==
,则2
DE a =
,6EF =
,DF =, 在DEF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cos 22
EF DF DE EFD EF DF +-∠==?, 所以二面角C PB D --的大小为60.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空间位置关系的转化以及空间角的平面角的转化.
22.如图,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的上顶点为(0,1)A
,离心率为2
.
第 19 页 共 21 页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过点A 作圆()2
22:1M x y r ++=的两条切线,记切点分别为,S T ,令1,r =求此时两切点连线ST 的方程;
(3)若过点A 作圆()222:1M x y r ++=的两条切线分别与椭圆C 相交于点,B D (不同于点A ).当r 变化时,试问直线BD 是否过某个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点;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2
212
x y +=;(2)0x y +=;(3)过定点(0,3)-,理由见解析.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方程;(2)方法一,由数形结合,直接看出切线方程,求切点,再求切线方程,方法二,设圆上切点11(,)S x y ,写出过该切点的圆的切线方程,同理得到过()22,T x y 的切线方程,切线过点()0,1,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求切线方程,方法三,点,S T 也在以AM 为直径的圆上,利用两圆相减就是直线ST 的方程;(3)方法一,设切线方程为1y kx =+,与椭圆方程联立,求点,B D 的坐标,并表示直线BD 的斜率,并求直线BD 的方程,表示定点;方法二,可设BD 的直线方程为y mx t =+,与椭圆方程联立,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表示121k k =,得到t 的值.
【详解】(1)由已知可得,222211122b b b a a
=??=????==???,所求椭圆的方程为2
212x y += (2)法一,数形结合易知,切线AS 的方程为1,y =切线AT 的方程为0x =,故切点(1,1),(0,0)S T -,所以切点ST 连线的方程为,y x =-即0x y +=
法二设圆上切点11(,)S x y ,过该切点的圆的切线方程为11(1)(1)1x x y y +?++?=,又因为过点(0,1)A 所以有11(1)(01)10x y +?++?=,即111x y +=同理设另一个切点
22(),T x y ,由同构可知220x y +=,经过不同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所以ST 的直线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2020-2021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高二(平行班)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1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